背景: 某大型电子厂有插件作业线18条,分白班夜班,相当于36条插件线 。插件线现有1位拉长和1位物料员,生产反馈,物料员忙不过来,需要增加1人,向公司人事部提出招聘人员需求,公司人事部不能做出决定,让公司IE工程师来评估是否需要增加人员。 现状: 物料员的工作职责说明: 1.领取生产所需物料、工治具以及SOP; 2.负责作业中产线物料的增补; 3.生产中物料不良品的整理; 4.不良品的整理退补; 5.下线物料的整理与存仓; 6.负责各工位的临时顶位 ; 7.协助组长的工作展开; 8.线段的平衡及排站。
公司上班时间表: 上班时间:8:00~17:00 共540分钟 上班中正常的休息时间:10:00~10:10 11:35~12:10 15:00~15:15 共60分钟 一天工作总时间:共480分钟(不算加班)
调查分析: IE工程师与生产主管沟通好,确定选择生产部认为工作量最重的L2线作为评估对象,对物料员进行跟踪观测分析,从8:00开始一直到17:00(除中间休息1H外),IE工程师时时刻刻跟随物料员,记录物料员行走的距离、所做的任何一件事及耗用的时间,用人型流程程序图汇整如下图:

对物料员的各项活动进行统计汇整如下表:
依据流程图信息和物料员的职责,分析: 1.借人给L21线并亲自送至且交流共用37MIN,完全可节省; 2.等待6次共16MIN可节省(小锡炉平时很少使用); 3.处理11PCS不良,共用110MIN,其中有2PCS返修2次.可以节省15MIN,贴高温胶纸用时45MIN,可以节省10MIN; 4.与非线上作业人员交流14次,共用48MIN,可以节省10MIN 5.记录烙铁显示数据等无意义5MIN(公司有专人负责测量烙铁的温度) 6.顶位与帮忙共用28MIN,可改善,至少可以节省14MIN 汇整以上6项可节省的时间=37+16+15+10+10+5+14=107MIN 故物料员有效的工作时间=480-107=373MIN 有效工作负荷率=373/480=77.7%
制定改善措施: 通过跟踪L2线物料员,IE工程师发现可以改善的地方并付诸实施,可以减少物料员的工作量(插件线段的线平衡一般在90%以上): a.将部分物料放置近接化:将法兰盘、光纤等物料放置区移到靠近作业处,减少移动距离和时间 b.维修接驳台处,可避免卡板碰伤RJ45或其他元件,减少产品维修 c.散热片涂散热膏治具的优化,减少该工位员工作业时间,物料员不需要帮助 d.落实目检工位的动作要求,不可浮高的电子元件需要按压确认,可减少维修,节省物料员工作量
结论: 通过分析,物料员有效工作负荷量是77.7%,未能达到90%以上,故不需要增加人数。将原记录表及流程图分享给人事部和生产经理,同意IE的评估,不需要增加人员,无需招聘。 本文由精益华企管理顾问机构李有龙老师所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