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于CIEU 服务个人 服务企业 IE知识库 IE案例库 IE人视角 资源支持 会员服务  
欢迎进入中国工业工程师联盟官方资源平台网站,积极传播工业工程思想与技术,并使之发挥最大的价值,是我们工业工程师致力追求的目标!
顾问咨询
客服专员
张老师
顾问咨询
客服专员
   IE知识库
   工业工程概述
   企业与生产率
   工作研究
   人因工程
   规划与物流
   生产运作管理
   先进制造技术
   质量管理
   工程经济
   市场营销
   信息化管理
   系统工程
   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

   联系我们
联盟资源平台网站:  www.cieu.info
联盟公众微信平台:  www-cieu-info
联盟QQ群:108816268/149048540
工业工程师职场交流QQ:350570102
企业辅导及培训热线:18928269451
投诉及建议邮箱:cieu@foxmail.com
 
    IE知识库信息中心
制造业升级之路专题:中国制造:离工业4.0还差几步?
   编辑:管理员   浏览:1080  时间:2016-02-23 
 

 

最近一两年,德国工业4.0风靡国内各种媒体。特别是微信等自媒体上流传着各式德国的精致做法,有德国人换道路井盖的专业做法;有全自动收获葡萄的机械;还有德国屠宰场全自动屠宰生产线等等,不一而足。从积极的方面讲,这一轮的德国工业热,让国人受到一次彻彻底底的关于智能化、自动化以及制造升级紧迫性的教育,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与此同时,这次的德国工业热也有一些负面的作用,集中表现在许多人特别是一些专家学者总是人云亦云,妄自菲薄,为德国制造甚至日本制造做足了免费广告。

  为了让国人在人云亦云的不自信中清醒过来,笔者有话要说。

  

德国制造不等于工业4.0

  工业4.0,是德国政府于2013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推出的一项高科技国家战略计划。工业4.0项目主要包括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三大主体内容。

  德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在装备制造和自动化工程方面优势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长期专注于装备制造和工业技术的创新与研究,以及对复杂工业过程的精细管理。在互联网日益改变世界的今天,德国期望通过工业4.0战略的实施,成为新一代工业生产系统和技术(即信息物理系统)的领导者,并继续保持其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基于现实情况和笔者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今天的德国制造不等于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制造未来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其次,尽管德国制造在自动化方面确实走在世界的前列,但就制造业与互联网结合并走向全面智能化方面,德国也刚刚起步不久。

  第三,工业4.0的实现需要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的全面发展,更需要制造、服务和市场的充分互动,在这方面德国制造也没有特别的优势。

  

中国制造的差距和不足

  经过数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以及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逐步形成了当今世界相对稳定的制造业竞争格局。德国制造和日本制造最具产业竞争力,由于其长期专注于装备制造和工业技术的创新与研究,以及对复杂工业过程的精细管理,他们的自动化装备以及诸如汽车、精密仪器等产品制造方面优势明显。美国尽管经历了痛苦的产业空心化过程,但其掌握着全球最前端的核心技术,使得美国制造依然拥有一席之地。而中国制造经过三十多年超高速发展,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规模,主要生产门类齐全的日用品,与德、美、日制造形成了既竞争又互补的关系。

  在这样一种竞争格局中,中国制造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精密和自动化加工装备制造能力不足,多数靠从德、日等国购买,不仅耗费高昂成本,还在使用和维护上受制于人。

  其次,创新研发和品牌建设相对落后,使得中国制造处在全球产业链的较低端,不仅附加价值低下,还要耗费较多的资源,对环境造成巨大负担。

  第三,因为缺乏装备、技术和标准等技术性竞争壁垒的支持,中国制造靠低成本参与全球竞争,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其他地区替代。

  可以想象,在过去三十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中国制造大致是这样一幅图景:从德国或日本等国购入生产装备、关键元器件以及相关工艺技术,根据美国等外国公司的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和装配,再卖到全世界。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制造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多个方面打下了坚实的竞争基础,是未来升级转型,并最终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条件。比如,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而且形成了全球最完备的供应链。又比如,中国制造在人力资源上继续保持着竞争优势,优秀的制造业管理者和产业工人队伍在全球绝无仅有。在包括加工、物流等综合成本方面,中国制造依然保持着巨大的优势。

  应该相信,中国制造并不是一无是处,而且正处在快速的进步之中,假以时日,中国制造必将在世界上获得更多的尊重。

  

中国制造走向工业4.0需要实现三步跨越

  由制造大国走向具有工业4.0水准的制造强国,绝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实现以下三方面的跨越。

  一是生产和工厂自动化方面的跨越。根据行业特征大致会表现为几种形态或几种形态的混合。一类是可以实现连续生产的自动化装备,俗称成套设备,比如钢铁生产装备、各类化工装备、造纸装备、各类饮品及粮食加工装备等,门类繁多。另一类是非连续生产的自动化装备,用来进行精密、安全及环保等特殊加工的装备,俗称工作母机,比如各类机床、水切割、激光刀和焊接机器人等,此类装备多数实现了标准化和批量生产。还有一类是非标准自动化装备,是根据不同工厂不同产品生产特点研发的机器人、机械手以及一些简单工装夹具等,主要靠企业自主研发或一些专业公司实施定制开发来实现。

  在这些类别的自动化装备中,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研发之后,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中国自主制造的,而且正在逐步拉近与先进国家的距离。由于德、日等国在这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中国制造要与之同台竞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新技术有可能令中国制造实现弯道超车,那就是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和热捧的3D打印设备,因为它彻底颠覆了至今为止产品加工制造的逻辑和过程,其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二是生产和管理智能化,是指运用传感器和信息技术,让工厂、装备和管理拥有人的智能或智慧,会判断,会报警,甚至会进行恰当的处置。在这方面,德、日制造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由于传感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还是近几年的事情,所以中国制造的差距并不明显。按照如今中国企业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和追赶,相信很快就有可能和德日等国企业并驾齐驱。

  三是工厂和市场的互联互通,主要是指物联网、物流网的建设。在万物互联互通方面,中国制造和德、日、美等国制造基本上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考虑到中国互联网技术较高的发展水平,加上中国工厂和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中国制造完全有可能在这方面快速赶上甚至超越德、美、日的水平。

  与此同时,对中国制造来说,还需要进行持续的精益化改善,也就是通常讲的管理升级,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均附加价值的产出水平。

  总之,在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对中国制造来说,最大挑战还在于在自动化装备制造能力方面如何追赶德、日制造。关于创新研发和品牌建设方面,笔者相信,在举国体制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中国制造完全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逐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竞争优势。■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广东精益华企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星河东莞网络公司  粤ICP备19004514号  后台管理   企业邮箱登陆   来客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