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于CIEU 服务个人 服务企业 IE知识库 IE案例库 IE人视角 资源支持 会员服务  
欢迎进入中国工业工程师联盟官方资源平台网站,积极传播工业工程思想与技术,并使之发挥最大的价值,是我们工业工程师致力追求的目标!
顾问咨询
客服专员
张老师
顾问咨询
客服专员
   IE人视角
   IE人视角

   联系我们
联盟资源平台网站:  www.cieu.info
联盟公众微信平台:  www-cieu-info
联盟QQ群:108816268/149048540
工业工程师职场交流QQ:350570102
企业辅导及培训热线:18928269451
投诉及建议邮箱:cieu@foxmail.com
 
    IE人视角信息中心
KPI的迷失与陷阱
   编辑:管理员   浏览:1156  时间:2014-12-30 
 

图片

名词解释:KPI(Key PerformanceIndicators)关键绩效指标

 KPI的乱象

有一家企业,当你一进入电梯门口,一抬头就可以看到门口上面有跑马灯式的银幕广告牌,不断的跑出不同人员的KPI分数,例如:某某业务员的接单状况、营收达标率…等资料,跑完后换下一个人又跟着跑出不同的KPI的达成状况,一趟电梯下来,令人觉得压力沉重,没有人脸上带着笑容,但这家企业经营成绩又如何呢?

另一家韩资在台设厂的企业,聘请顾问公司协助建立「个人」的KPI,因为新到任的韩籍总经理不太信任台籍干部,因此要掌握到每个人的状况才放心,顾问团队与该企业的干部花了很多时间予以建立起来,信息部门也努力的把系统建立起来,每个部门及主管人员都要花很多时间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还要应付总经理的不定期质问,在团队缺乏彼此信赖基础下,推动KPI管理活动,最终结果是该总经理到任不到半就提早说再见了,公司的经营绩效也每况愈下。

       著名的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BSC)有一套KPI的架构,而且要求要展开到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那效果如何呢?我们可以Google一下美国财经杂志相关的统计分析报导,就知道答案了。

KPI与绩效奖励结合的效应

      按理而言,KPI是为了管理绩效,但跟奖金挂勾时,人性就暴露了黑暗的一面,而且不论中、高、低阶,中外古今皆然。

      很多人基于要评量表现及为了升官发财,必须要让KPI的数据看到很漂亮,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因此采取了一些常见的手段。

1.避重就轻:

找一些可以轻易达成的指标,避开比较难达成的指标,例如选「客户拜访家数」,不要选「客户成交家数」,更不要选「新客户促成交易家数」。

2.玩弄定义与公式:

若定义公式不易达成就予以修正,例如「排程计划达标率」本来是要求在「预定时间完成预定计划量」才算达成,若未完成所有数量,其达标率是0,但把它改成「预定时间完成的预定计划与实际完成数量作比较」则达标率就不同,例如完成95%的数量,达标率为95%,但该订单就是出不了货。

3.数据造假或美化:

玩弄数据也是一种方法,几乎是达到全民运动,这种现象处处可见,例如各地的GDP成长率加总会大于全国的GDP成长率,中国对香港的进出口贸易额在中国跟香港的资料就是对不起来,唉~上行下效,造假被抓包顶多是倒霉,无所谓诚信问题,又能奈我何?因为你也一样啊!

为何那么多企业陷入KPI的陷阱?

既然KPI的实施导致那么多问题,为何许多企业还要导入呢?主要的原因如下:

1.企业的机构惯性:

不假思索的导入各种流行中的管理工具是很多企业的机构惯性。既然很多企业在搞KPI,跟着搞也应该是对的,若不跟进好像公司是落伍的,这种现象包括ISO90016sigmaERP…等的导入都有发生过,至于为什么(why)要导入则抛到一边去,所以会有通过ISO认证不代表有质量保证的现象,在2012到今年连续爆发食品安全问题之后,GMP的微笑标章认证的公信力也倍受质疑。

2.顾问公司的鼓吹:

其中以导平衡计分卡(BSC)的顾问为主,虽然BSC的构面涵盖财务、策略、流程、客户、组织学习等,但最终往往流于订定KPI的形式,而其策略地图也过于形式化,很多公司就直接套用其格式,就完成了策略的规划??

3.领导者的误解:

以为有KPI的目标就可以驱动所有员工努力达成目标,所以订了很多量化目标,甚至包装成美丽的口号;例如“马总统”的「633」就是个明显的错误的口号目标例子。甚至更有人跟上司说:你不要管我过程怎么做,只要管我目标有没有达成即可。但不达成又怎样,大不了拍屁股走人,留下烂摊子给企业。

关键不关键,变调的计分卡

       KPI称为关键绩效指标,BSC又分之为财务构面的「结果绩效指标」及其它三个构面的「过程绩效指标」,不能只看财务结果,而要看流程、客户及组织学习的过程,才不会倾斜到只有财务面,才会「平衡」,所以称之为「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Card)」,大原则是有理的,但过度重视计分(Score)的管理则是个大问题,尤其巨细靡遗推到个人时,所谓的关键(Key)已经不是关键了,真正会大幅影响成败的关键其实没有几项,也就是台湾话所谓「生死门」所在,但变成很多项时反而搞不清楚关键是什么?

更可笑的是很多人的评分很高,但部门绩效不好,或很多部门绩效评分都很好,但经营成果陷入不佳,其实都没有掌握到「关键」。

管理指标的目的与来源

       要破除KPI的迷失及堕入陷阱需要先从管理指标产生的源流及目的先梳理,澄清基本思考逻辑。

       首先要了解管理指标是必要的,但指标要与那些过程连结才是重点。例如要做好面包,就要有重点管制,如含水分控制、温度控制、时间的控制,否则做出来的面包大概会惨不忍赌,当然也可以用师父的经验来管制,但如果有一个侦测器加上仪表显示功能,我们就可以随时掌握状况就可做出必要的调整,若能加上自动回馈及控制的功能就很理想了。好的面包是结果绩效指标(PI),连续产出好的面包是KPI,但真正关键是做好每一炉面包的重点管制工作。

      同理,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或过程就需要相关的管理,例如:石化工厂的工业安全管理很重要,有很多的过程要管理,也连带的各种指标要监控及验证,除了工业安全之外也有许多不同的管理功能也要有管理指针,例如生产、财会、营业…都有其重点管理指标。

若以企业管理属性区分,可链接不同的指标如下:

管理区分

指标区分

策略方针管理

项目指标、经营指标

部门别管理

部门管理指标

跨部门功能别管理(如质量、成本管理)

功能别管理指针

小集团活动(QCC、提案改善)

活动类指标

       这些指标可依不同场合及需要来设定,不一定要跟BSC的指标整合。例如精益生产有所谓的「小时产量管理」指标,每小时要巡视生产现场的「实际产量」与「标准产量」的差异,有异常就要了解差异的原因,并进行处理,希望在下一个小时的产量就能恢复正常,若每天或每周才作管理,那肯定是达不到及时发现异常,确保生产能顺畅进行的效果了。

如何设定好的管理指标,有效管理

     不好的管理指标会浪费很多时间在求证、争执数据的对与错,甚至误导我们作出错误的判断,那好的管理指标应该具备那些特性?

1.管理指标不在多,而在于能抓到重点有效管理;

管理指针依其不同的任务、分工及过程设定,而且要区分指标的因果关系,原因系的过程管理指标才是管理重点,过程有管理,结果系的管理指标自然呈现其结果,若管理指标发现有问题再往更上游的原因系指标抓问题,从源流有效管理及改善才可解决问题,就好像学生考不好(结果),要从其学习态度、过程、学习环境…(原因)去了解,对症下药,才能予以协助。

2.管理指标要明确,不被扭曲:

若有人要故意美化数据,就会在定义、范围及公式动手脚,必需要针对管理指针的定义、对象范围、公式及数据源要有清楚的规范,才能有效沟通、避免漏洞。

      例如以「应收帐款回收率」而言,一般的会计训练是销货即转为应收帐款,但以业务的观点要视交易条件才能客户催收帐款,例如「月结2个月收支票」或「出货后2个月电汇」或「出货后一周付现金」…等不同状况,在计算回收率时双方的观点就不一致。

3.管理指针的目标要务实设定,持续改善

很多人在设定目标时喜欢打高空,忽略了目前的水平与能力,不假思索的设定目标,在达不成时有2种下场或状况:一直被骂或无所谓。

例如2008年马英九提出633的目标,2012年时轰政府某官员就说633达不成又怎样,难道学生考不好要把学生如何…处理吗?反正目标是用喊的、是口号,谁在乎?

偏偏企业界很多领导者也有这种倾向,目标订的很高,员工也认为老板是喊爽的,没什么依据,组织如果这样运作下去,唉~你说会有好结果吗?

好的方法,对的人,有效执行及管制才是绩效指标的源流

      有一个国中生,读书不是很投入,但很用心在课堂学习,有一次数学考的不是很理想,被他妈妈唠叨了一下,他回答说:「考试本来就是要考哪些地方是我不懂的,那些错的题目我已经知道错在哪里了,也会了,你就不要再念了啦!」,这位妈妈一听之下也不知要如何再说下去,因为儿子说得也很有道理啊!可是又觉得怪怪的!主要是他妈妈仍以结果为导向,却不知道儿子是如何学习的,也无法判断是一时不小心或真的不了解。

企业的管理指标也是同样的道理,以「营业额」的管理指标为例说明:

营业额=产品力×销售力

      营业额来自于产品力和销售力的相乘,若产品力弱则销售要很用力,而且不能保证持久,若产品力强但销售力不强,效果也是有限,非常可惜,最好的是产品力强而且销售力又强,例如Apple公司的iphone…产品及营销。

       但产品力的源流来自于持续的「创新设计力」、「质量力」、「成本力」…的综合表现,销售力来自于「营销组合」及「人员销售团队」的努力,若不能有效从产品力的创造过程及销售力的整合过程去要求,则营业额KPI还是空洞不切实际的。

所以KPI最终还是要回归基本面来看,好的方法、对的人,有效执行才是根本,光用KPI是没用的,若用个人KPI再连结到奖金,嗯~更要小心一点。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广东精益华企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星河东莞网络公司  粤ICP备19004514号  后台管理   企业邮箱登陆   来客统计: